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

在2012年殞落的兩位人工電子耳專家W. House與P. Loizou

有兩位人工電子耳領域的巨人,他們都在2012年過世,他們的貢獻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。

William F. House 威廉·F·豪斯 (1923/12/1 - 2012/12/7)

William F. House, M.D

1968年的William House
House Ear Institute, CC BY-SA 3.0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William House是一位著名的美國耳科醫師,因其在聽覺醫學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被譽為「神經耳科學之父(The Father of Neurotology)」。他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單通道人工電子耳(Single-Channel Cochlear Implant)的開發與臨床實驗。在他首次提出人工耳蝸概念時,面臨著來自同行的廣泛質疑和批評,許多人認為這一技術不可行,甚至帶有倫理爭議。雖然僅在耳蝸內植入一顆電極的單通道電子耳裝置,最終並無法讓大部分植入者聽懂語音,但House的研究成果,特別在手術方法部分,對後來的多電極電子耳仍有影響。

Dr. House因著其研究成果被澳洲Clark教授等人的多電極電子耳超車,或許有些失落,他晚年在自己的傳記<<The Struggles of a Medical Innovator: Cochlear Implants and Other Ear Surgeries (醫學創新者的奮鬥:人工耳蝸植入與其他耳部手術)>>中提到主流研究未解釋的問題:

雖然單通道電子耳無法幫助大部分使用者聽懂語,但極少數的使用者卻可以一顆電極達到接近完美的理解度,為什麼在他們身上是有效的?

除了人工電子耳,Dr. House還開發了多種外科技術和醫療工具,至今仍是現代耳科與神經耳科的重要基石。他對患者關懷的態度以及對技術創新的不懈追求,為他贏得了醫學界的廣泛尊敬與認可。

Philipos (Philip) C. Loizou 菲利普斯·C·盧祖 (1965/11/10 - 2012/7/22)

Loizou 2012
Oldoozhazrati, CC BY-SA 3.0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Prof. Loizou是語音訊號處理和人工電子耳領域中非常知名的學者,他在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(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,簡稱UTD或UT-Dallas)擔任電機工程教授,將畢生的精力投入到改善聽力受損人群的溝通技術中。他在UTDallas成立了人工電子耳實驗室(Cochlear Implant Lab),並在人工電子耳訊號處理領域發表過許多學術論文,至今仍經常被學者們引用。

除了人工電子耳,Loizou的著作<<Speech Enhancement: Theory and Practice (語音增強:理論與實踐)>>在經典語音訊號處理領域中,仍是一本相當重要的教科書。Loizou熱衷於指導學生,培養了許多包括華裔的聽覺科學與工程研究人才。他因癌症於46歲英年早逝,給這一領域帶來了巨大損失,但他的研究成果依然深刻地影響著聽力恢復科學與技術的發展。

References:

William F. House (Wikipedia)

House W. The Struggles of a Medical Innovator: Cochlear Implants and Other Ear Surgeries. Lexington, KY: CreateSpace; 2011

Philipos C. Loizou (Wikipedia)

Philip Loizou (UTDallas)

Cochlear Implant Pioneer, Professor Lost to Cancer (UTDallas)

Loizou, P. C. (2013). Speech enhancement: Theory and practice (2nd ed.). CRC Pres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