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

改變人工電子耳歷史的一頓午餐

一個人的一頓午餐,可以帶來多大的改變?

一篇文章,不但改變了一個人的職涯,更改變了數十萬的聽損者!

1966年,31歲的葛蘭.克拉克(Graeme Clark)在英國完成進階的醫學訓練後已返抵澳洲2年,在墨爾本擔任耳鼻喉科醫師。

此時的克拉克醫師的生活,是每個星期忙碌地在墨爾本數間的醫院之間穿梭,並進行了許多的鼻科手術,然而,這些並不是他從醫的初衷:「修好耳朵」。

雖然電晶體助聽器當時已問市十多年,但醫生對重度聽損者是束手無策的,僅能請病患回家。克拉克醫師告訴病人自己無能為力時,那些失望的面孔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裡,這些情形讓他感到沮喪。

因著許多長時間的檢查,讓克拉克醫師曾受傷的脖子經常不舒服,使他不得不思考是否要有改變,有著兩個幼兒的他,走向研究之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他不斷為此禱告,但很長一段時間,似乎上帝都沒有回應,但是祂的引導有祂的時候和方法,在關鍵的時刻,有時不需要太長,只要一頓飯的時間,歷史就可以改變。

1966年的一天,克拉克醫師在手術之間的空檔,拿了本醫學期刊,獨自到皇家墨爾本醫院(Royal Melbourne Hospital)附近的公園吃午餐。在沒有手機的時代,一般人吃飯如果想讀點東西,應該不至於於想讀學術期刊,畢竟不太容易帶來愉悅的心情,但那一天,竟然讓克拉克醫師重新找到熱情與方向。

在那本隨手拿到的期刊中,克拉克醫師看到美國Blair Simmons (1930-1998)醫師的文章,談到使用電極對於聽神經進行電刺激的方式,讓聾人聽見聲音。雖然受測者並無法聽懂語音,但這樣的發現,帶給克拉克醫師一道曙光─科技是有可能讓聾人聽見的!

於是,克拉克醫師決定放下在墨爾本的工作,在那年底的夏天,舉家搬到雪梨。1967年,克拉克開始攻讀博士,也開始了他的仿生耳(Bionic Ear)研究之路。接下來是許多不同的艱辛與挑戰,經過數十年的努力,以克拉克教授的發明為基礎的人工電子耳,在今日已造福了數十萬人,改變了他們的人生,而這一切改變的關鍵時刻之一,不可磨滅地,是來自克拉克教授一次午餐時間在閱讀中的新發現。

參考文獻

Clark, G. (2000). Sounds from silence: Graeme Clark and the bionic ear story. Allen & Unwin.
Worthing, M. (2015). Graeme Clark: the man who invented the bionic ear. Allen & Unwin.
Clark, G. (2021). I Want to Fix Ears: Inside the Cochlear Implant Story. ISCAST.
Simmons FB. (1966).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Auditory Nerve in Man. Arch Otolaryngol. 84(1):2–54.